---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近年來,部份文獻顯示以Alendronate(雙磷酸鹽類藥物的一種) 治療超過7年的臨床結果顯示患者有骨密度增加的現象。因此,作者假設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所導致的骨密度增加為一個影響骨骼重塑的參數。而作者認為在導致骨重塑的不同因子中,不僅要考量雙磷酸鹽的效果,亦應考量生物力學上所產生的影響。首先,作者建立生物力學影響下之骨骼重塑的電腦模型,描述骨骼在應力作用刺激下的骨密度發展情況;再以Alendronate的使用量作為影響骨質流失的參數,最后建出雙磷酸鹽治療下的骨骼重塑模型。其結果顯示每天10和20毫克的Alendronate治療,能比僅用5毫克的治療模型分別減少2 %及11 %的骨質流失率。此外,使用5、10、20毫克的Alendronate治療,比起僅使用安慰劑的治療可減少骨骼再吸收作用的刺激分別達19 %、25 %、28 %。透過研究結果,作者認為以雙磷酸鹽治療而使得骨密度增加的情形,是可以用生物力學的考量來作為解釋;基于此,雙磷酸鹽治療確實可以改變骨骼的敏感度,使得骨骼再吸收作用強烈的地方能夠降低其反應。
前言
近年來,部份文獻顯示以Alendronate(雙磷酸鹽類藥物的一種) 治療超過7年的臨床結果顯示患者有骨密度增加的現象。因此,作者假設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所導致的骨密度增加為一個影響骨骼重塑的參數。而作者認為在導致骨重塑的不同因子中,不僅要考量雙磷酸鹽的效果,亦應考量生物力學上所產生的影響。首先,作者建立生物力學影響下之骨骼重塑的電腦模型,描述骨骼在應力作用刺激下的骨密度發展情況;再以Alendronate的使用量作為影響骨質流失的參數,最后建出雙磷酸鹽治療下的骨骼重塑模型。其結果顯示每天10和20毫克的Alendronate治療,能比僅用5毫克的治療模型分別減少2 %及11 %的骨質流失率。此外,使用5、10、20毫克的Alendronate治療,比起僅使用安慰劑的治療可減少骨骼再吸收作用的刺激分別達19 %、25 %、28 %。透過研究結果,作者認為以雙磷酸鹽治療而使得骨密度增加的情形,是可以用生物力學的考量來作為解釋;基于此,雙磷酸鹽治療確實可以改變骨骼的敏感度,使得骨骼再吸收作用強烈的地方能夠降低其反應。
材料和方法
此研究首先建出生物力學影響下的骨骼重塑模型,描述骨骼在應力作用刺激下的骨密度的發展情況;之后再用Alendronate主要影響的再吸收作用,當作骨質流失的參數,來建出雙磷酸鹽治療下的骨骼重塑模型;最后判斷雙磷酸鹽影響再吸收作用的結果如何,即知此對骨密度增加的情形。
結果
在鑑別上述模型后,作者的研究結果顯示:若每天使用10和20毫克的Alendronate治療,能比只用5毫克的治療,分別減少2%及11%的骨質流失率。此外,若使用5、10、20毫克的Alendronate治療,比起只使用安慰劑的治療,減少骨骼再吸收作用的刺激分別達19%、25%、28%。
討論
骨骼的重塑、增生,是被許多不同的因子所控制,其中也包含了機械力學性質,像雙磷酸鹽,這類的藥物對骨骼重塑的影響應該可用生物力學的性質來加以探討,而骨骼對再吸收抗化劑有所反應,而使增生情況改變,這也可用力學現象的觀點來分析;因此,作者建立了一個藥物影響骨骼重塑,且符合一般的生物力學性質的有限元素模型。而此研究的主要結果顯示,Alendronate可減少再吸收作用的刺激,擴大遲滯區域,而這些延伸出來的遲滯區域,將會減少骨骼再吸收作用的發生,并改變骨骼的平衡,比治療前更加強成骨作用的進行。此研究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提供了一個將藥物對骨骼重塑影響的效果量化的方法,這個新方法將可以讓我們對于藥物對骨骼重塑上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所以作者在骨骼重塑的有限元素模型上,加入了Alendronate的影響,將藥物在全人工關節置換后治療的結果量化,故此模型建立了數據上的比較成果。
結論
在結論部分,作者發現以雙磷酸鹽治療,而使得骨密度增加的情形,是可以用生物力學的考量來作為解釋;雙磷酸鹽治療確實可以改變骨骼的敏感度,使得骨骼再吸收作用強烈的地方能夠降低其反應。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