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大多數的機械、化工或建筑的設備中,都會有一些具有
很小振幅的相互滑動的接觸表面,例如螺栓聯接,常由于機
械振動而引起接觸表面間的振動,這種表面間的振動將引起
微動磨損。微動磨損的定義為產生在兩接觸表面間,由很小
振幅的相對滑動而引起的磨損。瓦特霍斯詳細地提出了關于
兩接觸表面間在很小振幅的相對滑動下,對摩擦、磨損和潤
滑等方面問題的一些見解。
微動磨損的四個過程
與研究滑動磨損的試驗方法類似,微動磨損可用振動次
數與試樣重量損失的關系曲線來表示。多數的試驗都指出,
滑動振幅的大小對微動磨損起決定性的影響,其上限大約為
0.2毫米。試驗的方法需要標準化,首先是在做微動磨損試
驗以前,必須將試件徹底地清除油脂,試件在適當的時間間
隔后再稱重。米豐一等用鋼作了一組試驗,試件應在5%硫
酸溶液內,加上防腐蝕劑,在50℃溫度下酸洗,然后再用
清水刷洗干凈,在丙酮中干燥后再稱重。
對試件在每次稱重時所作的細致的清洗過程的目的在于
清除表面由摩擦而形成的氧化膜。酸洗溶液會腐蝕金屬的原
表面,所以在計算重量損失時應引入一個修正系數。這些試驗
都指出,微動磨損的程度與試件原表面的加工情況無關。但
相對滑動愈大,則表面損壞也愈嚴重。提高滑動的頻率,會
引起溫度的升高,若試驗是在干燥的空氣中進行,則其磨損
量就下降。在氮氣環境中試驗,其表面的損壞與滑動頻率無
關。
至少在運轉的開始階段,整個作用表面必然會出現塑性
變形。彼得羅夫在滾動元件與套圈接觸的試驗中證實了這一
點。米豐一等對中碳鋼和中碳鋼的微動磨損過程研究后指出.
磨損的第一階段是由于粗糙微體的粘著作用而產生金屬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