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脂肪的影響
脂肪對微生物耐熱性有一定的保護作用。Lang (1935)認為
這可能是油培養基的傳導性不好的原因。也有人認為油脂保護作
用可能是因對細菌有隔離水或蒸氣作用所致。Lang發現,肉毒桿
菌的抱子落在油中其飽子可能會發芽,在罐藏魚的殺菌中,要注
意這個問題。
Jensen (1954)用鏈球菌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鏈球菌在脂肪和
含水培養基中其耐熱性差別很大。例如,當鏈球菌在100℃潮濕熔
化的奶油中加熱,經15分鐘即會死亡。在115℃干的奶油中要50
分鐘,而在120'C時要20分鐘才會死亡。而在牛奶中,該細菌在
61. 7'C只要30分鐘即會死亡。
在高脂肪和低水分的食品(如牛奶巧克力)中,為了破壞營
由于枯草菌素和尼生素都是抗菌素,因此要考慮到會出現耐
抗菌素菌株的可能性,而且事實上Camphell等(1959)曾經分離
出耐枯草菌素的肉毒桿菌菌株。這些研究結果更加證實了
Cameroh等早期(1951)提出的觀點,即抗菌素在基礎試驗上對
破壞肉毒桿菌抱子是失敗的。為此,在非酸性罐藏食品(pH超過
6-0)的加熱殺菌時,不能依賴添加抗菌素而降低最低的殺菌條件,
使它們對防備肉毒桿菌取得安全。但是,在不出現肉毒中毒危險
的情況下,例茹, pH在4.5以下的酸性罐藏食品,或者非酸性罐
藏食品,對肉毒桿菌抱子的破壞取得最低殺菌劑量情況下,如果
是有效的,邵么,使用抗菌素一熱聯合處理可以認為是減輕熱處理
而不增加腐敗危險的一種方法。但對此設想曾經進行過許多研究,
往往得到令人失望的結果。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