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口腔中的酵素先分解淀粉;口腔內的細菌也可以產生酵素,催化醣類分解,并釋放酸
性物質。牙齒長久處于酸性的環境中,會逐漸脫鈣,然后形成蛀牙。即蛀牙形成原因:刷
牙不夠徹底,口腔中的蛀牙菌利用食物殘渣作為營養,不斷繁殖,同時還制造出一種酸性
物質,慢慢溶解牙齒的鈣質(脫鈣)而形成蛀牙。
將飯粒與牛奶糖涂牙齒標本上,放入裝有口水的盒子(有酵素、細菌),不到 10 小時
pH 迅速下降至 5(附圖 8)。但放入裝有“經 0.22μm Syringe-Filter 過濾的口水”的盒子(有
酵素、沒細菌)及裝有“經浸泡在 60℃ 30 分鐘過口水”的盒子(有細菌,沒酵素),約過
了 14 小時以后,二者的 pH 才下降。而經煮沸的口水,pH 幾乎沒下降,因為加熱破壞酵
素、消滅細菌,食物就不會分解產生酸了
哪一種糖較易形成牙菌斑
[實驗方法]:
分別將 20%的【1】冰糖、【2】砂糖、【3】紅糖、【4】果糖、【5】無熱量糖(代糖)(附
圖 9)水溶液(20 g 糖+80g 水)20c.c.含在口中一分鐘,每隔 20 分鐘測量口內 pH 值,每隔
40 分鐘以牙菌斑顯示劑測量牙齒狀況。(其中口腔內的酸堿值是以精密度 0.2 的酸堿指示
劑,固定于上面的大門牙測量。牙菌斑的形成量是將每一顆牙齒表面以“井”字形劃分為
九個區域,共計算下顎 14 顆牙齒的唇側面、咬合面及上顎 14 顆牙齒的唇側面,
看共有多少區域被牙菌斑顯示劑染紅。)
口腔中的細菌藉著唾液薄膜沾附在牙齒上,當唾液混合食物殘渣和口腔內膜脫落
的一些上皮細胞,殘留在牙齒及牙齦接縫,造成細菌大量滋生,形成一些軟軟的牙垢,即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