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應用于高溫環境中的鋼鐵材料,經歷或長或短的時間后,組織和性
能會發生變化。這里所說的高溫環境是指能夠導致材料溫度升高到
300。C以上的工作環境。就鑄鐵而言,在300℃左右經歷較長時間
后,將會在低于屈服應力條件下發生低速率塑變現象(蠕變)。溫度
超過400℃,強度和硬度開始下降,
并發生輕微氧化和熱生長。部分珠光體在5000C左右開始分解為鐵
素體+石墨,出現熱生長。鑄鐵在550℃時出現明顯氧化(外部起皮
和內部氧化),已經不可能長時間保持原有強度和尺寸。溫度再提
高,性狀變化更加明顯,熱生長量可能超過1%,強度繼續下降。
就一般灰鑄鐵件而言,工作溫度達到600℃時,需要添加合金元素
提高耐熱性,否則難以長時間可靠地使用。
對這些性狀變化的研究表明,這些變化表現方式雖不相同,但是導
致這些變化的原因和機制都有一些內在聯系。導致零件最終失效的
因素,除了材料本身的化學成分、組織、物理和力學性能外,也應
考慮工作溫度、溫度變化速率和幅度、零件運行狀態和應力狀態、
環境介質性質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對于制造和選用耐熱鑄鐵都是重
要的。為了使鑄鐵件能在600℃以上高溫環境中長期使用,
通常需在其中加入合金元素改善耐熱性能。合金元素單獨地或幾種
元素綜合地通過以下機制抑制鑄件可能出現的熱損傷:形成氧化鐵
與合金元素氧化物構成的復合氧化物膜,將鑄件表面與環境介質阻
隔開,阻止兩者之間的離子擴散,抑制鑄鐵的氧化。為了產生穩定
的保護作用,復合氧化物膜的摩爾體積與合金鑄鐵本身的摩爾體積
應該比較接近,膜體的摩爾體積過大時會因承受較大應力而破裂。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