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當巖片放在磨盤上時,大姆指和中指壓在載玻片兩
邊,主要是食指在載玻片中間著力。巖片應不斷地從磨盤的中間
到邊部往復緩慢地移動,并隨時轉動巖片的方向。施加的壓力要
平衡均勻,同時加砂和水要適量。當巖片磨至接近0.2毫米厚
時,更要注意手握薄片要平穩,這時即可停止加水和砂,降低壓
力,并利用磨盤上被磨碎剩余的細砂繼續研磨,磨至0.1毫米左
右,粗磨工作即告完成。在粗磨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薄片的局部或
全部脫落和脫膠。
脫膠現象出現在巖片和載玻片之間的膠層中,表現為帶珍珠
彩暈的白色斑痕或一條條帶色暈的波紋,斑痕和波紋是由于脫膠
后,空氣透進膠層所致。波紋的分布有時很規則,有時不規則。
這種現象,如在局部出現,就稱為局部脫膠。如密集的布滿薄片
全部,就稱為全部脫膠。當一發現脫膠現象時,就應立即停止研
磨,否則松散的巖塊會一塊塊地脫離,較硬的巖塊則在它與載玻
片之間會滲進金剛砂和水,造成巖塊脫落破碎而造成返工。
由干脫膠掉塊是巖片磨薄過程中常遇到的現象,因此,要經
常注意檢查,一旦發現脫膠現象,要及時采取補救方法:一般的
巖片可直接在酒精燈上輕輕烘烤,即可恢復原狀。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