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品報價)
在 Al-Si 鑄鋁合金中,共晶硅的形狀對機械性質影響很大。
亞共晶組成的合金,依正常的冷卻共晶凝固晶
出的硅粒子是很薄的板狀結晶(顯微鏡下為針狀),此薄板狀組織在受
到張應力作用時,很容易成為破裂的起源,而嚴重的降低 Al-Si鑄鋁
合金之延性、強度。
Aladar Pacz發現 Al-Si合金中加入氟化鹽(尤其是氟化鈉)當助熔劑(flux),
可以改善其延性與加工性。加入少量鈉鹽者其共晶硅由粗大板狀轉變為一種細小而圓球的形態
此種使共晶硅由粗大板狀轉變為粒狀(fibrous)之處理稱為改良處理
(modification)。此后的研究指出 Al-Si 合金在熔煉時,加入少量的元
素如 Na、K、Rb、Cs、Ca、Sr、Ba、La、Yb 等皆有使共晶硅細化
與圓球化作用[28],而 As、Sb、Se、Cd 等元素則可以使共晶硅由粗
大板狀轉變為較細的層狀(lamellar)結構。這些元素通稱為改良劑,
一般以 Na, Sr 或 Sb 較常為工業界所采用。
歐洲常用 Sb 改良,而美則盛行以 Sr 改良。
Na 對共晶硅的改良效果最好,但極易氧化而喪失改良效果;而添加 Sr 元
素則改良的持續時間較久,且可以使共晶硅由板狀轉變為粒狀,
甚至在適當的添加量時,可以使共晶硅獲得完全的改良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